歡迎您來到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今天是:2025/5/19 23:39:04
       
      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寧波明州醫藥有限公司
       
      查詢賬號:
      登陸密碼:
       
      驗證碼: 驗證碼
       
       
       
       
       
      國內熱點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熱點
       

      實地探訪全國首家互聯網國醫館:大數據賦能中醫藥

      日期:2018/1/14

      摘要

      古老的中醫智慧與現代的互聯網思維,在小橋流水、白墻黛瓦的烏鎮正嘗試達成一種默契。


      “中醫藥互聯網故事,今天將要打開門講……”2017年11月22日,倪榮在朋友圈發布了一條頗具深意的話。3天后,全國首家互聯網中醫館——烏鎮互聯網國醫館誕生,原浙江省衛生信息中心主任倪榮正是該項目的總設計師和建設主持者。


      在很多人眼中,講究望聞問切、辨證論治的中醫,與高大上的大數據、人工智能無緣;“秘不外宣”“閉門傳承”的中醫藥傳統,和具有共享精神的互聯網也不相融。在西醫風行的當下,中醫卻偏居于一隅,信息化發展步履維艱。


      倪榮在努力探索改變這個現狀。在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中,人們嘗試賦中醫藥以廣而無界的互聯網新動能,將大數據嫁接進“望聞問切”的古老診療手法中,循序漸進地為中醫尋求互聯網時代發展新方案。


      古老的中醫智慧與現代的互聯網思維,在小橋流水、白墻黛瓦的烏鎮正嘗試達成一種默契。


      “打開門講故事”


      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位于虹橋路上,館內閣樓鱗次櫛比,與周圍的江南古風建筑渾然一體,游人若初來乍到,或許無法想象這是一家中醫館。這確實不是普通的中醫館,打開門,內里別有洞天,互聯網的元素無處不在,時時讓人有未來已來的錯覺。


      在這里,“智能醫生”能夠為百姓提供在線體質辨識,利用遠程設備可以隨時連接數百家醫院的大牌中醫問診咨詢,中藥顆粒制劑實現自動精確配方、在線配送……其中,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開發的“懸壺臺”堪稱最大亮點。


      館方介紹,“懸壺臺”實際上是一套中醫臨床輔助診療系統。它以辨證論治為核心,將1441條證型、1528條藥物禁忌、數千個處方、上萬條知識條目凝聚成一套涵蓋疾病證型、治法、體質、處方、配伍的云化解決方案,可以為中醫生提供臨床決策支撐。


      烏鎮互聯網中醫館內“中醫+互聯網”產生的奇妙化學反應,顛覆了很多人對中醫信息化薄弱的認知。


      事實上,作為烏鎮物互聯網國醫館的設計者,倪榮正是有感于中醫信息化的滯后,一直嘗試建立一個中醫的基礎數據庫。而探索中醫信息化對于中醫藥發展無疑具有重要意義。


      眾所周知,中醫藥人才匱乏一直掣肘中醫藥的發展,在基層,那些剛畢業的中醫生,碰到最大的問題就是欠缺辨證論治的經驗,不敢開方。“西醫治病的標準基本上是統一的,但在中醫體系中,個體之間的治療都是不一樣的,造成新進中醫大夫,無章可循,不會辨證、不敢開方。”倪榮說,這讓他逐漸意識到,中醫在理論與應用之間缺少一個現代化意義上的工具。


      所以,他首先要找到這個工具。于是從2016年起,倪榮帶領他的團隊,利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技術,開發出了“懸壺臺中醫智能診療系統”。該系統一經推出,便大受各方好評,許多中醫醫療機構紛紛主動引入。


      截至日前,懸壺臺已接入310家中醫服務機構,覆蓋浙江省全部11個地級市,累計開出處方近180萬張,服務55萬基層百姓,成為世界應用最廣的中醫“智能醫生”,并作為全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中醫診療區(中醫館)健康信息平臺的“辨證論治”核心,在全國推廣應用。


      不過,倪榮并不滿足于此,他結合微醫“互聯網+中醫藥”的規劃,把“懸壺臺”系統進一步升級拓展,于是集合眾多中醫智能應用、可進行中醫大數據云存儲與處理的智慧平臺“華佗云”誕生。


      一個中醫藥辨證論治的工具,一個支持中醫藥大數據儲存和處理的云平臺,倪榮最初構想漸漸落地。


      倪榮說,隨著“華佗云”的問世,中醫真正實現了可以辨證的開方,將它接入更多中醫藥服務機構后,實現信息的互通有無,大數據的匯集可以展現出很多有價值的東西。如,服務機構可以通過大數據分析查看大樣本患者就診需求或者個體患者診治過程資料,為機構管理、臨床診療提供決策支撐;政府通過它,能夠實時了解中醫藥服務機構的診療狀況,方便高效地開展行業服務、監督、監管。


      值得一提的是,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內還琳瑯滿目地展示了中華五千年的中醫藥文化、中醫流派傳承、32省市道地藥材、智能中醫創新應用。


      “走兩端”


      杭州米市巷社區中醫館是310個使用了“懸壺臺”的中醫館中的一員。在該中醫館內,盧建華大夫正在通過“懸壺臺”為一位患者看病,傳統的望、聞、問、切后,在系統中輸入患者的癥狀,系統便自動彈出數個經典中醫藥方。盧建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很快就選擇了最合適的一副藥方,對癥加減幾味藥材,最后自動生成了一個融合網絡大數據智慧以及中醫實際診療的中醫處方。


      健康界發現,醫生們對這個“智能中醫生”非常認可。它不僅可以幫助中醫師開藥方,還提供了一個繼續學習的平臺。在“懸壺臺”中,不僅有針對患者的循證中醫藥方,還有無數經典病案,這都成為醫生日常瀏覽、學習的對象。


      嘉興市中醫院院長沈瑞林曾為“懸壺臺”的研發、改進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議。他介紹,這些中醫藥方,幾乎都來自于中醫藥教科書、指南等公開的經典中醫書籍,藥方千錘百煉,療效經過無數次驗證,極具普適性,是最便易、最基礎、療效最佳的中醫藥方集合。


      嘉興市中醫院、米市巷社區中醫館在“懸壺臺”的幫助下,服務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相比應用系統前,米市巷社區衛生中心現在中藥飲片和非藥物治療的服務占比提高了10%以上。


      相似的效果已經在310家應用“懸壺臺”系統的中醫藥服務機構中逐漸顯現,顯著提高了基層中醫藥服務能力,這是倪榮設計該系統的初衷。

      倪榮說,“懸壺臺”最初的定位目標就在基層。他認為,一是基層醫療資源相對匱乏;二是中醫性價比較高,十分適合于百姓治未病、控慢病。


      在“懸壺臺”最新的版本中,就充分展示出對基層慢病患者治療的作用。它基于心腦血管病的大數據樣本分析,增加了心腦血管病專區,關注血壓、血糖等慢病數據管理,經體質辨識分析,系統會自動推薦心腦血管病相關的處方、相似醫案。


      按照倪榮的規劃,可以將華佗云平臺接入到縣級醫院,以發揮龍頭作用,輻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乃至村衛生室,但這遭遇基層醫療機構信息化建設滯后的制約——在絕大多數鄉村地區,鄉鎮衛生院沒有能力連接到縣級平臺,每一個鄉鎮衛生醫院都是一個單獨的操作單元,相應的華佗云也需要直接下沉到鄉鎮衛生院乃至村衛生室。


      在倪榮看來,聚焦基層并不意味著放棄高端,他形容為“走兩端”,除了連接基層醫療機構之外,讓“懸壺臺”向上連接中醫的學術帶頭人,依靠他們的豐富診療經驗,可以對系統不斷更新、改進,甚至建立一套中醫診療標準,這有助于實現中醫標準化和傳承。


      “撞墻”


      在一定意義上,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也是傳統中醫的“破壁者”,它在用互聯網的無界力量,打破中醫藥的有界藩籬,讓優秀中醫藥技術不藏于深院孤本,實現共享。


      在倪榮還擔任浙江省衛生信息中心主任時,他就發現中國絕大多數的健康數據都在醫院里,這個醫院數據像一道圍墻,很難公開共享。他當時想到,能不能撞一撞醫院的數據圍墻,把這個數據流出來,讓全社會老百姓共享。


      “到底是墻被撞破,還是我的頭被撞破,我也打一個問號。”倪榮笑言。


      時過境遷,倪榮的問號已經慢慢成了感嘆號。烏鎮互聯網國醫館,這個寄托了倪榮“打破醫院數據墻”的地方,正在用互聯網的巨錘撞擊著千年中醫藥的厚厚墻壁。


      而在“撞墻”的時候,倪榮無疑要面臨無數難題,其中最首要的是,如何把大牌中醫的經典名方,以大數據的方式展現出來。


      倪榮曾受邀為一個擁有十二家中醫館的民營連鎖醫療機構的中醫藥方進行數據化處理,但他發現這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并非大數據處理技術無法支持,而是因為所有藥方都是一堆缺少辨證辨證論治的“垃圾”。之后,他不止一次遇到這種情況。


      “當我們看張仲景的《傷寒論》、《金匱要略》,每一個藥方前面都有大段的文字進行辨證論治。一個患者的病在表還是里?體質是虛還是實?脈象是陰或陽……最后開出藥方。古代名醫大家無不若此,大醫精誠,幾千年后的我們還在享用他們的智慧。”


      但在今天,很多中醫卻講究“秘不外宣”,并不愿意把自己對疾病的辨證智慧分享諸人,中醫方子上只剩下了兩個元素,一個是病癥,一個藥方,“肝病一張方子,感冒一張方子……它前面沒有辯證,無法對應。”倪榮口中的“無法對應”,是指外人無法通過藥方,明白它背后針對疾病的辨證論治的思維,而這正是中醫的精華所在。


      一些地方中醫的保守、刻板,深深觸動了倪榮,他另辟蹊徑,將業已公開的中醫教科書、指南、古典醫書上的藥方精華匯總,結合一些中醫診療實踐中的常識,定制出簡單化、科學化的系統診療模塊。這也是倪榮認為“懸壺臺”適合在基層應用的原因之一。


      在采訪的過程中,倪榮感慨,在開發“懸壺臺”的過程中,酸甜苦辣一言難盡,幾天幾夜講不完。過程的艱難,也堅定了他的決心——讓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以及“懸壺臺”“華佗云”成為攪局者,犁平中醫派系與派系、醫院與醫院、專家與專家之間的溝壑,讓優秀的中醫技術惠及更多人。


      “遠志圖”


      在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掛著三塊倪榮手書的大牌匾,除了“懸壺臺”和“華佗云”,還有一塊就是“遠志圖”。


      遠志所圖,必為廣大。倪榮解釋,遠志是一味中藥,可以讓人心神安定,“我們以后也會比較踏實、堅定地去做更多的事情。”


      近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調研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后表示,烏鎮互聯網國醫館打破了傳統運作模式,是“互聯網+中醫藥”的創新代表。烏鎮互聯網國醫館要立足“以人為本、以通為本、以用為本、以效為本”,充分利用數據優勢,在“國醫、國藥、國技、國禮”的基礎上,爭創全國獨一無二的中醫藥健康文化基地、中醫藥數據集散地,實現中醫藥健康養生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帶動中醫藥產業匯聚浙江、聚集烏鎮、通向世界。


      王國強的這番肯定,讓倪榮既感到振奮,又受到啟發。倪榮為烏鎮互聯網國醫館的未來勾勒三幅圖景。


      一是爭創全國獨一無二的中醫藥健康文化傳播基地。中醫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倪榮認為,可以通過互聯網的手段,將全國各地不同的中醫藥文化,通過可視化、數字化、虛擬化的場景顯示出來,讓更多人共享。


      二是建設全國獨一無二的中醫藥人工智能推廣和數據集散基地。倪榮透露,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云平臺上產生了海量的中醫藥數據。他對于大數據的價值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中醫藥大數據可以在清洗、處理后產生巨大的價值。此外,烏鎮互聯網國醫館作為國內最大的人工智能中醫藥應用場景,下一步他將按計劃把“懸壺臺”“華佗云”等中醫藥人工智能產品推廣到全國。倪榮表示,“遠期目標是加入‘國家隊’,能夠承擔與國計民生相關的重要東西,服務更多百姓。”


      三是搭建全國獨一無二的中醫藥相關健康產業網上推廣交流平臺。相比于西醫西藥,我國中醫藥產業還比較薄弱,中藥材的采摘、配送,方藥制作生產,還存在巨大的發展空間,以次充好者、甚至以假亂真者現象時有出現。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可以憑借自身的品牌,為地道的中藥材背書,作為地方中醫藥推向世界的窗口。國醫館內的國禮人參白山館,就是其中一個典型。通過與白山市政府合作,將白山市人參等道地藥材和產品,經過國醫館的嚴選推薦,線上線下結合,推向世界。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法》正式實施,“中醫藥一帶一路”規劃啟動——無疑,中醫藥健康服務和產業迎來黃金機遇期。


      倪榮說,烏鎮互聯網國醫館在如此背景下,可以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

      信息來源:健康界

      公司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嵩江西路321號  傳真:0574-27788216
      版權所用: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奇才科技
      藥品成藥分公司:0574-27788200 27788220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0574-28831176 28831172
      中藥參茸分公司:0574-27788238 27788248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

      浙ICP備13032370號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不卡_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_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的

          亚洲精品97久久宅男 | 在线观看AV无毒网站 | 青青国产只有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一线免费观看 | 亚洲一本在线视频 | 久久国产乱子伦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