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票制惹的禍?廣州醫藥去年1-9月現金流負17個億!
日期:2018/1/14
兩票制新政威力逐漸顯現,白云山因收購廣州醫藥而遭上交所問詢。
1月6日,廣藥白云山公布了對上海證券交易所《關于對廣州白云山醫藥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信息披露的問詢函》的回復。2017年前三季度,廣州醫藥經營活動現金額為-17.87億,相對于2015年1.32億元與2016年3.54億元,有明顯大幅下跌。
為此,上交所要求白云山對廣州醫藥2017年1-9月經營活動現金大額流出的原因及合理性進行說明。
根據廣藥白云山此前公布的《重大資產購買報告書》,白云山作價10.941億元,收購沃博聯集團旗下全資子公司聯合美華所持有的廣州醫藥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醫藥”)30%的股權。交易結束后,將持有廣州醫藥80%股份,并獲得對其控制權,繼續擴大對廣州醫藥持股比例的戰略目的。
這到底是一樁虧本的買賣,還是白云山另有所圖?分析人士指出,白云山之所以進行收購策略,其意圖是要打造在商業領域的生態鏈。“兩票制”倒逼醫藥流通企業自身商業模式的變化,醫藥流通企業逐漸演變為醫院的一級代理人,行業面臨著新一輪洗牌。
據白云山方面表示,廣州醫藥是醫藥流通行業龍頭,公司純銷業務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 45.06%、47.97%和 54.89%。但在“兩票制”實施以后,廣州醫藥分銷業務將會繼續下沉,分銷業務所能帶來的現金流優勢也將減少。
而根據目前數據看來,“兩票制”已經對廣州醫藥目前經營狀況產生影響。公告顯示,2015年、2016年、2017年1~9月廣州醫藥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分別為1.32億元、3.54億元、-17.87億元。
而白云山的正面解釋是,醫療機構是我國醫藥流通行業主要的終端客戶,廣州醫藥予結算、付款流程較長,回款通常在第四季度高于其他季度,因此導致導致 2017 年 1-9 月經營活動凈現金流量為負。
同時,白云山也承認,公司存在區域發展不均衡,批發與零售業務發展不均衡,品類結構不均衡,醫療器械、健康產品比例較低,全國代理品種比例較少等問題仍是廣州醫藥未來主要面臨的挑戰。
對此,廣州醫藥將采取如下措施應對“兩票制”的挑戰
-
加強營銷總部與下屬公司溝通,建立包括營銷總部及各子公司等相關負責人保障體系,統一協調,提升整體市場競爭水平;
-
本地化、屬地化策略,建立當地分子公司,為供應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爭取更多優質品種包括進口品種、OTC 品種等,為全國銷售網絡提供品種支持;
-
加強公司業務系統建設,完善與“兩票制”相關信息系統的開發;
-
過渡期內建立內部溝通機制,及時對“兩票制”中的問題進行處理;
-
加強醫院服務延伸項目工作的推進力度及多種醫療終端服務市場的業務探索,如院外藥房、社區藥房等。
截至目前,廣州醫藥積極強化營銷總部采購中心的龍頭優勢,共享各分子公司的網絡,發揮協同效應,提高市場占有率,已分別成立多家屬地下屬企業,積極發展本土化戰略,并針對“兩票制”問題建立內部溝通協調機制。
另外,廣州醫藥已與廣東省省藥交平臺達成多樣的系統信息對接合作項目,著力提高訂單抓取與票務信息傳輸的效率;并著力加強醫院服務延伸項目,成功實施多個醫院服務延伸項目。
2016年4月26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提出綜合醫改試點省份要在全國范圍內推行“兩票制”,積極鼓勵公立醫院綜合試點改革試點城市推行“兩票制”。
2017年1月,國務院醫改辦等聯合發布《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要求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應逐步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綜合醫改試點地區、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率先推行“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爭取到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就在兩票制新政逐步落地的同時,對醫藥行業的影響也漸漸顯現。人民同泰在2017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指出,受黑龍江省新一輪招標啟動、兩票制政策即將落地以及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公司營業收入有所降低。報告期內,公司醫藥批發業務實現營業收入337253.54萬元,同比降低14.36%。
而華蘭生物在其2017年半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公司下調了業績增幅,為“比上年同期增長0%—15%”,盈利區間為“41031.72萬元至47186.48萬元”。平安證券發布的一份分析報告認為,兩票制及政府補助減少拖累華蘭生物中期業績。“兩票制及營改增政策下,經銷商基于未來的不確定性而進行去庫存,對市場形成短期沖擊”。
事實上,由于兩票制導致的藥企回款難的問題,也引起了政府部門的注意。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改革完善藥品生產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見》提出,醫療機構等采購方要及時結算貨款。對違反合同約定,無正當理由不按期回款或變相延長貨款支付周期的醫療機構,衛生計生部門要及時糾正并予以通報批評,記入企事業單位信用記錄。將藥品按期回款情況作為公立醫院年度考核和院長年終考評的重要內容。
2016年,浙江省啟動藥品采購平臺之時,便實施“藥品采購的30天回款制度。”全省各級醫療機構收到藥品、驗收合格入庫之后,要在30天之內將貨款打到監管賬戶,然后由監管賬戶打給藥品生產或經營企業。若在30天內沒有打款,監管賬戶可以直接去醫院的基本賬戶扣款,保證藥品生產經營企業可以及時拿到貨款。
2017年4月,甘肅省公布的《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兩票制”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明確,要加強藥品采購與醫保聯動機制建設,通過引入藥品支付標準,建立醫療機構合理用藥激勵約束機制。探索由銀行提供周轉金的形式,實現藥款30天支付。
信息來源:健識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