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您來到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今天是:2025/5/19 19:41:58
       
      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寧波明州醫藥有限公司
       
      查詢賬號:
      登陸密碼:
       
      驗證碼: 驗證碼
       
       
       
       
       
      國內熱點
      您當前所在的位置: 首頁 > 國內熱點
       

      我是院長 | 袁海鴻:打造縣域醫療中心的余姚樣板

      日期:2018/2/14

      摘要

      作為一家縣級醫院的院長,袁海鴻雄心勃勃,他想把余姚市人民醫院打造成一家現代化區域醫療中心。


      寬闊的路面、蔥蘢的綠植、偌大的足球場和籃球場……初進余姚市人民醫院,會讓人有一種置身公園的錯覺。走進門診大樓,意外接踵而至,消化疾病診療中心、兒科急救留觀區·日間病房、慢性肝病診療中心、心血管疾病診療中心、云診室……這些機構的設置,很難讓人跟一家縣級醫院聯系起來。


      余姚市人民醫院的軟硬件水平在國內同級別醫院中并不多見,這與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更重要的是醫院對自身的精準定位,以及在此基礎上的開拓性探索。


      院長袁海鴻雄心勃勃,他顯然不想只把醫院當作一家縣級醫院經營,而是把目光放得更長遠——把醫院打造成一家現代化區域醫療中心。


      四大挑戰


      占地280畝,職工2000余人,開放床位1354張,年門診量200多萬,2016年通過JCI認證……只從這些信息看,余姚市人民醫院已經具備了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實力。當然,表面實力并不代表一切,對于醫院面臨的挑戰,袁海鴻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認為,建設現代化區域醫療中心,醫院面臨四大挑戰。


      首先,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對自身健康越發關注,對醫療的需求也從希望得到合適、及時的治療變成能看好病、能更好地看病,對就醫體驗提出了新要求。


      其次,和其他縣級醫院一樣,余姚市人民醫院沒有城市醫院良好的醫教研平臺和體系,阻礙了醫院的發展。比如,很難吸引高水平人才。


      余姚市人民醫院院長袁海鴻


      第三,政府對縣醫院建設非常重視,但是各地投入差別很大,比如余姚市人民醫院,他們的發展主要還是靠自身積累。“希望政府在政策制定方面,多考慮規則公平性。”


      第四,在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方面,縣級醫院與城市大醫院有很大差距,這些差距體現在內部治理、學科建設、醫療質量管理、后勤管理、信息化管理、薪酬管理、文化管理、黨建等諸多方面,不一而足。


      圍繞四大挑戰,袁海鴻和余姚市人民醫院一起抽絲剝繭,一一應對。


      練內功 以整合助推學科發展


      在四大挑戰中,其中一項是患者對就醫體驗的要求。傳統的就醫流程中常被詬病的一個問題是,很多患者并不知道自己該去哪個科室看病,尤其是疑難病、老年病患者,往往需要跑多個科室,就醫體驗很不好。


      “但是作為醫院,展現給患者的一定是最佳的治療方案。如何給患者一個清晰的診斷、治療、管理、隨訪的路線圖,而不是由一個醫生或者一個科室來決定?”從2012年開始,余姚市人民醫院破除內、外科限制,建立基于疾病和臟器的整合式臨床中心。


      醫院相繼建立了急救醫學中心、泌尿腎病中心、消化疾病診療中心、兒童哮喘中心、危重病醫學中心等12個專科整合式臨床中心, 另有9個正在建設。


      這些臨床中心有以下特點:首先是多學科,方便開展MDT,實現多學科相互協作;第二是模塊化,涵蓋檢查、診斷、治療甚至手術等環節,方便患者就診;第三,治療過程高度組織化,比如,一旦發現腫瘤等疾病,疑難病例進入MDT流程,經討論后決定由哪個科室收治。


      “通過多學科、模塊化、組織化的管理,給患者提供一個最佳治療方案。”袁海鴻透露,醫院將會不斷擴大進入MDT流程的病種。


      重癥醫學中心采用國內領先的多單元病房設計理念


      “現在,我們內科、外科、檢查等醫務人員都集中在同一區域,使問診、轉診、會診、檢查和宣教五者之間只有‘一步之遙’。”袁海鴻介紹,臨床中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同一地理位置,既具備專科功能又能進行多學科協作,相當于醫院里匯聚了一個個專科醫院,各科之間隨時能進行小規模的MDT。


      資源的優化組合,帶來了豐碩的回報:改善了患者就醫體驗,提升了醫院的效率,促進了學科發展。以消化內科為例,雖然仍是9名醫生的配置,但是內鏡檢查、內鏡手術的數量實現了翻番。2017年,消化疾病診療中心開展胃腸鏡檢查近三萬例,內鏡下治療2000余例,門診人次3.5萬,胃早癌檢出率達到40%,屢創新高。近年來,消化學科組群踏上了發展的快車道,學科間的協同更加順暢,消化病學也榮膺浙江省縣級醫學龍頭學科。


      談到進行學科整合的經驗,袁海鴻總結了三點。一、以患者需求為導向,醫院所在地必須有相當數量的病源,才能支撐學科的臨床工作;二、以醫院能力為參照,必須以醫院能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為重點,這樣才有可持續性;三、堅定信心,建設過程中肯定會遇到一些因學科利益而產生的阻力,院長和領導班子一定要堅定立場,“看準了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修外功 用共享帶動區域發展


      作為區域醫學中心,輻射優質資源、帶動周邊發展,自是責無旁貸。


      2009年,余姚市人民醫院組織成立余姚市臨床檢驗中心,為全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和部分民營醫療機構提供臨床檢驗服務。由一家權威醫院提供檢驗服務,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還減少了醫療資源的重復投入,提升了檢驗質量。


      隨著檢驗科作為區域資源共享試點的成功,余姚市人民醫院相繼建立了醫學影像會診中心、心電會診中心、消毒供應中心。


      “共享”,是袁海鴻在接受健康界采訪時多次提到的一個詞,“凡是能數字化的檢查,都可以嘗試共享。” 在余姚市政府的指導下,引入市場機制,余姚市人民醫院在區域醫療服務共享體系建設上作出了重大貢獻。


      余姚市人民醫院還積極探索醫共體建設。“我們現在要幫扶下面的中心衛生院,提高他們的服務能力、醫療質量、醫院管理。整體提升醫共體成員的運行效率,控制醫保支出,通過醫保節約進一步提升醫院職工的待遇,在這些方面,我們已經有了非常好的基礎。”袁海鴻說。


      醫共體內醫院優先使用醫技共享平臺。目前,余姚市人民醫院更希望提升基層的臨床能力,提高其常見病、多發病的診治能力,醫院計劃派醫生團隊參與基層醫院的科室建設。“基層負責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我們負責疑難危重癥,真正形成一個良好運行的分級診療體系。”對于這一點,袁海鴻充滿信心。


      開眼界 通過參評JCI接軌國際


      作為一家縣級醫院,是否有必要提出與國際接軌?袁海鴻的答案是肯定的。


      這首先源于余姚的地域、人口特點。作為沿海經濟發達地區,余姚有浙江“千人計劃”產業園、寧波中意產業園,是中國機器人峰會的永久舉辦地,區位優勢讓余姚集聚了大量海歸人才,有大量的海外交流。作為區域醫學中心,必須滿足多層次、多元化的醫療需求,打造與國際接軌的醫療服務品質、醫療服務模式。醫院把參評JCI作為接軌國際的重要路徑。


      袁海鴻認為,作為現代醫院的管理者,應聚焦三個領域。首先是患者安全,沒有這個底線,其他都無從談起;其次是醫療技術、服務能力、學科能力;第三是管理效率、運行效益。而JCI,是評價這一切的“金標準”,“是對醫院管理,特別是中國式醫院管理的再造”,袁海鴻把JCI提到了重塑行業管理的高度。


      余姚市人民醫院從2014年8月開始備考這場“全球醫院最難的考試”,召開動員培訓會、邀請專家指導、外出學習、模擬評審、回顧總結,經過500多天的全員努力,2016年3月,醫院正式通過JCl認證,成為我國第56家通過該認證的醫院。2017年,醫院拿到當年初發布的第六版JCI認證。


      2016年3月,JCI評審組組長向袁海鴻遞交JCI評審反饋報告


      袁海鴻說:“通過JCI認證,讓余姚市人民醫院有了國際認可的標準,是醫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一個新起點。”


      他介紹,通過參評JCI,醫院員工的理念發生了很大改變。特別是在患者安全方面,在危急值管理、患者身份核對、高警訊藥品使用、危化品管理等諸方面的實踐,得到了很多前來參觀同行的認可。


      “我們不是為了過JCI而參評,關鍵是要把JCI的標準真正融入到我們的每一個服務過程中,展現給每個患者、每個員工,這才是真正有意義的事情。” 袁海鴻說。


      重文化 用陽明精神塑院魂


      在一系列措施的實施下,目前的余姚市人民醫院正在朝著現代化醫療中心的目標穩健前行。而文化,則是向正確方向前行的保障。


      創建于戰亂年代的余姚市人民醫院剛剛走過70年的歷程,在醫院制作的70年畫冊的封面,寫著“良知 精誠”兩詞,前者來源于我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王陽明的“心學”思想,后者則是院訓“精于事業 誠于品德”的凝練。


      余姚是王陽明的誕生地,當地頗受其思想浸潤。事實上,余姚市人民醫院還有另一個名字—— “陽明醫院”。醫院舉辦了一系列各種學術主題的“陽明論壇”,該論壇已經成為醫院的一張學術名片。


      關于陽明精神對醫院的影響,袁海鴻談了兩點認識。


      第一,陽明心學注重良知,弘揚善和美。投映到醫學事業,就是要體現人文關懷,以良知為底線,追求完美,不斷向上。


      第二,陽明心學強調主觀能動性,要建立強大的內心。在醫院發展過程中,首先方向要正確,無論是臨床技術的發展、學術研討,還是醫院管理的進步、品質的提升等,導向一定是為大多數百姓謀福祉。“醫院要強調公益性,聽起來像是大道理,其實也是硬道理。”


      國以史鑒,院以史明。


      1937年,近代知名金融家宋漢章為改變家鄉缺醫少藥的面貌,倡議籌建現代醫院,并購置土地。后因抗日戰爭擱置,直至戰爭結束,才又重新募捐建院,1947年醫院正式建成,并命名為“余姚陽明醫院”。


      1949年,陽明醫院部門旅滬董事合影


      “‘造福傷者,救濟民眾’是醫院在建院之初就確立的宗旨,”袁海鴻介紹,盡管建院之初經營困難,但醫院對貧困民眾仍然會提供免費醫療和救助。而這種優良的傳統,一直延續至今。


      成功救治“非典”疑似患者、援助災后四川醫療重建、設立白內障愛心復明基金、成立愛心舒緩病房……無一不在踐行當初的承諾。


      袁海鴻說:“人文精神永遠是醫學最高的思想燈塔,我們始終不能忘記,始終不能偏離。”



      采訪手記


      一家醫院的發展,必然與其掌舵人的理念和格局息息相關。袁海鴻介紹,對于醫院的管理,他有三個體會。


      從衛生院到二級醫院,再到三級醫院,袁海鴻在醫院管理方面可謂經歷豐富。他越來越感受到,平臺雖不同,但醫療機構對管理的需求是一致的,平臺越大,越需要高效管理、精益管理。


      他說,隨著現代醫學專業細分的加速,信息化、智能化的不斷發展,高效的管理將成為醫院的核心競爭力。“作為管理者,一定要高度重視管理,而且要學管理、懂管理、會管理。管理要有科學的體系,要用數據說話。”


      這是第一個體會,第二個體會是平衡的藝術。


      醫院涉及患者、政府、醫生、社會等多方利益,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而不能讓某個利益最大化,否則,發展一定不可持續。“醫院管理者就是讓患者能夠得到合理的治療,不要太高的醫療費,政府能保障得起,醫院能良好運行,醫院職工有體面的收入。”學科發展也是如此,同樣需要平衡。


      袁海鴻強調:“這不是中庸,而是平衡所需。”


      他的第三個體會是,管理者需要學習和創新。各種新技術的涌現,不斷在顛覆人們的固有觀念,要在新的形勢下發展醫院,醫院管理者必須不斷學習,不斷創新。


      人物名片

      袁海鴻,余姚市人民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余姚市衛生和計劃生育局黨委委員,寧波市第十四屆人大代表,寧波市衛生經濟學會副會長,寧波市醫學會理事。醫院管理專業碩士(MHA),兒內科呼吸(哮喘)疾病專家。

      信息來源:健康界

      公司地址:浙江省寧波市鄞州區嵩江西路321號  傳真:0574-27788216
      版權所用:寧波市鄞州醫藥藥材有限公司 |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  技術支持:奇才科技
      藥品成藥分公司:0574-27788200 27788220 英特明州(寧波)醫藥有限公司:0574-28831176 28831172
      中藥參茸分公司:0574-27788238 27788248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

      浙ICP備13032370號
      亚洲精品高清无码视频_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不卡_久久婷婷午夜精品二区_国产精品毛片在线完整版的

          久久亚洲性爱视频 | 免费99精品国产自在48 | 中文字幕日本久久2019 | 亚洲欧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中文欧美日韩日本 | 亚洲欧美日韩天堂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