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院長一樣思考(1):為什么要像院長一樣思考?
日期:2018/3/17
先講一段真實的經歷,2017年11月2號我在某知名企業西安總部講完課,去珠海參加第十一屆醫院院長大會,在飛機上聽到一段對話,引起我的深深思考。上飛機后我坐在A座靠窗的位置,一會上來兩位坐我旁邊,聽他們對話,我判斷:緊挨著我的應該是陜西某地級市中心醫院的一位副院長,這位副院長是外科專家,靠走道是一家醫藥企業的區域銷售經理,一位約40歲的女性,上飛機后他們兩人在聊天,各位小伙伴可以猜猜這位區域銷售經理和副院長聊些什么?在一路陪同外出參加會議,放松的環境下估計會聊多長時間? 兩人從目前醫院已經執行的藥品零加成開始聊起,零加成是真正影響醫院運營的事情,是真正觸動了醫院的利益,如同總理所說“觸動利益問題比觸及靈魂還難”。聊了醫院三甲復審的情況,聊了醫院目前控費的壓力,然后開始聊那位副院長的臨床專業話題,學術進展,手術的辛苦等,基本上以那位銷售經理說為主,很少有提問,很明顯聽到那位副院長對于很多話題在應付。咱們那位銷售經理溝通能力還是蠻強的,話題很多轉入聊副院長家庭的事情,住的房子啦,孩子啦,老婆的工作啦,中間很多對話我沒有仔細聽,反正最后那位區域銷售經理和副院長商定,讓副院長的孩子認她做干媽,哇,厲害啊! 他們前后聊了大約二十分鐘,那位副院長似乎累了,開始閉目養神。飛機平飛后,乘務員開始送餐,先送飲料,那天很幸運,乘務員給我倒了一滿杯菠蘿汁,比平常倒的都滿,我放在前面的臺子上。然后又開始送午餐,餐盒過來,旁邊的副院長很熱情的幫我接了一下,遞給我時,一不小心碰了一下飲料杯,悲劇了,一滿杯菠蘿汁全面倒我褲子上了,那位副院長連忙說:抱歉,不好意思,我說沒關系,然后他主動問我:您也是到珠海開院長會的嗎?我說,是的啊,他繼續問:您是哪個醫院的?我說我不是醫院的,我是**醫療管理集團公司的咨詢顧問。他問:你們公司具體做什么方面的咨詢;我答:我們的咨詢內容很多,包括學科建設與戰略規劃、藥學部建設與規劃、JCI認證,RBRVS績效變革與規劃,我本人主要側重于績效咨詢項目。副院長問:你們公司做RBRVS績效方案嗎?很好啊,具體你們咨詢項目如何操作?我反問道:您醫院目前的績效方案是怎么樣的?還是收減支為主體嗎?副院長答:是啊。我繼續問:目前績效方案的運行有什么問題了嗎?為什么您覺得需要調整嗎?接下來那位副院長開始自己滔滔不絕的說開了,他自己一個人說了半個小時。 下了飛機在去酒店的路上,我反思那位區域銷售經理與副院長的對話,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我們過去的二十年醫藥營銷,一直強調的是像醫生一樣思考,我們培訓我們的醫藥代表和銷售主管、經理們,要求他們學習專業產品知識,學習疾病相關診療知識,學習醫生的語言,比如:條件反射,滴定模式,處方采納周期等,以便我們能夠用對方的語言說自己的事,我們能夠實現和醫生的深入溝通和持續對話。我們會探詢醫生:您最近診療的都是哪些病人?遇到ACS的病人抗血小板治療您通常采用哪些方案?是否考慮強化抗血小板治療方案,比如加上波立維。我們甚至還會直接請到臨床醫生來和我們的銷售人員對話交流。各位小伙伴有沒有發現,我舉的和醫生溝通的例子,拜訪的流程和我與飛機上那位副院長溝通的流程是不是一樣的?當然一樣啊。 我們有培訓我們醫藥營銷管理人員像院長醫院一樣思考嗎?去學習醫院管理人員的語言嗎(這里的院長是泛指醫院管理人員)?好像沒有,這也是為什么那些銷售經理和副院長的對話不符合銷售拜訪的流程,只有說,沒有探詢和提問的環節。為什么會沒有呢?要說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來看看醫院管理現代化所面臨的問題。通常我們常說處方藥營銷,主要是做臨床,臨床是指臨床客戶,我們通常只需要做臨床醫生的工作,產品就可以順利入院,提升銷量。但是隨著新醫改逐漸進入深水區,尤其是藥品零加成對公立醫療機構的影響,醫院的生存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十九大明確提出的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已經上升的國家政策層面,醫院管理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也越來越艱巨和重要。 醫院院長面臨哪些主要問題呢?從醫保控費,支付制度的改革,到公立醫院薪酬制度的改革,從學科建設與規劃到JCI評審的話題,醫聯體成立了,下一步如何運作,方方面面都是以前從未遇到的新問題。我們的醫藥營銷管理者要想好好和醫院管理者打交道,您覺得需要學習醫院管理者的語言嗎?需要去關注當前醫院管理者關注的話題嗎?當然需要,我們要像院長醫院思考,去認真深入的去學習醫院管理方面的話題,去和客戶一起發現需求。但現實的情況是,你憑啥?你和醫院院長有深入對話嗎?哪一次不是打個招呼就被彈出去了?哪一次不是頻頻地轉移話題?表淺對話,這是關系難以深入的直接原因,或者說關系難以深入的明顯特征(如何飛機上我聽到的對話一樣)。和醫院管理人員深入對話的能力,誰又曾訓練過我們?考核過我們? 正是基于以上的考慮,筆者推出了《像院長一樣思考》系列培訓課程,旨在從一名醫院管理咨詢顧問的視角,幫大家深入剖析現代醫院管理所面臨的問題,從行政職能部門的崗位職責分析入手,讓大家換位思考,學會醫院管理各個崗位的語言,尋找到與醫院戰略合作的新項目,從而雙贏的解決一系列市場準入的問題。 課程的開發有各種機緣巧合,也是時勢的需要!《像院長一樣思考》的培訓,其實也可以《像醫生一樣思考》一樣,請一位真正的醫生來講,或者請一位有臨床醫學背景,或者做過醫生的醫藥營銷人來講,當然這都容易實現,我們也的確是這樣做的。但《像院長一樣思考》的培訓就難了,請一位醫院院長來給大家講,或者請一位做過院長的醫藥營銷人來講,這個就比較困難了。或者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找一位醫院管理咨詢顧問來講,醫院管理咨詢顧問挺多,但都沒有長期的醫藥營銷從業經歷,講的東西不能夠結合處方藥醫藥營銷的特點,不清楚醫改后醫院管理的變化對醫藥營銷帶來的深層次影響,不能結合醫藥營銷中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來講。或者只能是解讀介紹醫院管理中所遇到的問題,目前醫院采取的應對方案,所講的內容比較枯槁,不能引起醫藥營銷人員共鳴,更不能給出基于健全醫院管理現代化的《像院長一樣思考的落地咨詢項目》。總之,對于課程講者的要求最好有非臨床客戶拜訪的意識,更有落地的具體合作項目方案,還要能夠把這一切講明白,有多年的培訓經驗,高超的演講技巧,這個真的很難。 巧了,這一切在筆者左華身上齊全了! 從1999年大學畢業進入醫藥行業,從研發人員到醫藥代表,先后供職于中美華東,賽諾菲-安萬特,西安楊森、海南碧凱、齊魯制藥等企業,從國企、外企到民企,歷任銷售代表,銷售主管,銷售經理,銷售總監及培訓總監等崗位,始終專注于處方藥醫院營銷,曾經獲得過賽諾菲-安萬特公司2005年度全球銷售冠軍。從2015年開始從事醫院管理咨詢,在某知名醫療管理集團擔任高級咨詢顧問/項目需求總監,師從多位醫院管理大咖,三年時間經歷多個醫院管理咨詢項目。醫藥營銷培訓工作也是一直堅持,從2010年2月22號三普藥業的培訓開始,至今已經八年多了,頭五年是兼職,后三年是專職的咨詢培訓。正是基于多年的醫藥營銷、管理、咨詢、培訓的體會,加上轉換視角,從事醫院管理咨詢后的深切感受,開發了《像院長一樣思考系列培訓課程及落地咨詢項目》,希望給大家全新思維,全新視角,全新解決方案。
信息來源:醫藥代表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