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鎖藥店目錄不改就是等死!藥品支付標準發生重大變革
日期:2018/6/30
國家超級醫保局的成立,對作為醫改關鍵環節的醫藥體制改革,必將成為醫改的重心。以醫藥分開為指導思想的醫改,總體上將有利于零售藥店業務的大力發展。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藥品價格的干預,通過市場的充分競爭形成藥品的實際交易價格,依托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引導藥品價格的合理形成,將成為醫藥供應鏈變革的主要方向。 本輪改革既充滿挑戰,也面臨機遇;對于各個連鎖藥店機構來講,必須重塑藥品采供體系,尤其是目錄管理。 醫保藥品支付標準變革 以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為目標的全面深化改革已經啟動,國家醫保局的成立也代表著醫藥衛生服務領域最為重大的體制改革正式開始。最大限度地減少政府對藥品價格的干預,通過市場的充分競爭形成藥品的實際交易價格,依托科學合理的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制定,來引導藥品價格的合理形成,已成為醫藥供應鏈變革的主要方向,這也是國際醫藥現代化供應鏈管理通行的做法。 以藥品通用名制定醫保藥品的支付標準,是國家醫保目錄管理的重點方向,也是國際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制定的通行做法。 隨著藥品一致性評價的深入推進,以及福建等地區支付標準制定改革取得的良好經驗積累,特別是國家醫保局在統一職責職能后,必將加快藥品招投標與支付標準制定的整合改革,通過建立健全基于藥品通用名的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制定管理新體系,來綜合平衡醫保基金、切實維護患者用藥權益和促進醫藥行業健康持續發展,最終實現衛生財政投向、投量和投效等管理的新型現代化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改革總目標。 藥品零售格局變化 醫保藥品支付標準的改革對藥品零售的格局將帶來深刻的變化。首先,標準目錄的統一,將使得醫療機構用藥品牌與零售藥店用藥品牌趨于一致化,改變目前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分別以醫保中標藥品和醫保非中標類藥品為主的情況,使得零售藥店不僅面臨同行的競爭,也將直面醫療機構的競爭。因此,很多單體藥店和小型連鎖藥店將難以在新競爭中生存下來。 其次,隨著公立醫院體制改革的同步推進,門診藥房也將逐步從醫療機構中分離出來,大大地增加藥品零售市場的份額,但也將吸引眾多的零售企業加入藥品零售行業。再者,醫保監管體系將不斷地得到加強,違規成本必將明顯增大。所以,許多打“擦邊球”的藥店也會難以生存下去。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藥品零售服務市場氛圍將逐步得到建立健全。 未來,我國藥品零售規模巨大可期??v觀美國藥品零售市場,專業藥品零售連鎖藥店占據的市場規模不足50%,并且市場高度集中,只有三家。而網上(含郵購)藥店占據了近35%以上的市場份額,而且,由于藥品的專業化程度比較高,網上藥店主要由PBM公司投資的機構占據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另外,許多知名的大賣場和超市,也占據了近15%左右的市場份額。因此,我國的醫藥連鎖企業應及早應對,緊緊圍繞醫改的進展和趨勢,從做精開始,漸次再做到專、優、強、大。 零售藥店采購供應轉型 當前,我國藥品連鎖零售企業主要還是傳統的采購供應模式。一方面,由于支付標準監管能力弱小,大都以用量大的高毛利品種和明星品種為重心,再輔以藥企對藥店進行促銷品種。此種狀況,也是目前現存的醫藥體制所決定的。但必須看到,國家醫保局的成立,從體制上解決了醫藥供應鏈的根本問題。并且,福建等地的改革實踐,也為醫改提出的,重塑藥品生產經營流通秩序提供了基礎保障。 醫保藥品支付標準改革是藥品供應鏈的重大變革,必將逐步引起藥品零售市場格局的重大改變。未來,藥品零售市場的競爭將越來越規范,市場集中度也將加快。同時,醫藥分開改革的逐步推進,更給了藥品零售行業極大的發展機遇。各個連鎖藥店需要圍繞現代藥品供應鏈的管理要求,加快傳統的藥品采購供應體系變革。但不管如何,將來藥店銷售的藥品品類必然以常用病用藥、慢性病用藥和多發病用藥等為主,未來高度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藥店之間的毛利必將差距較小。 如何在本輪即將開始的連鎖藥店競爭洗牌中生存下來,并圍繞新醫改環境下優化提升自身的定位戰略、戰役和戰術;各個連鎖藥店當務之急,是需要加快新型藥品采購供應體系的謀劃和布局。 藥品帶量采購與目錄大數據分析應用 以通用名制定的支付標準,將有利于各個連鎖藥店建立自身的藥品帶量采購和GPO管理體系。當前,我國大多數連鎖藥店常常以經營品規眾多為榮。同時,一些連鎖藥店因為缺乏精細化的藥品目錄管理,其下屬地區或門店常常以區域用藥特點為由,導致企業開展一些常用藥的帶量采購,困難重重。殊不知,經營藥品目錄能常??闯鲞B鎖藥店的采購供應水平,零售藥店之間的競爭未來將主要體現在各自的優勢品種目錄,最終通過優勢藥品目錄的影響,來帶動其他品類的銷售。實際上,一些全國性的連鎖藥店,完全可以以地區醫保支付標準為牽引,開展跨省品種、省屬品種和地市品種等分類,進行藥品的帶量采購。 藥品帶量采購本質上講,就是連鎖藥店的藥品目錄大數據分析。連鎖藥店可以通過對藥品的分類、質量的分層和劑型的分組,圍繞各個地區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建立不同類型的藥品目錄,并將療效和適應癥相似的藥品進行優化組合,形成各類藥品目錄下各類藥品品類帶量的最大化,再以此與藥品生產企業進行以量換價、量價掛鉤和以量保供。因此,需要以此建立藥品目錄的大數據分析應用,包括藥品的規格數量、包裝數量、銷售數量等,以及藥品的病癥用藥路徑、用藥臨床路徑、用藥處方集和用藥采購包等。并同步考慮到不同地區的支付標準的數據差距。 最終在上述各類數據的綜合分析下,形成連鎖藥店管理的,基于藥品安全、有效、合理、經濟和方便快捷的,且動態調整優化的各區域和各類型藥品經營目錄。 連鎖藥店藥品GPO管理 綜上,藥品帶量采購和GPO管理是連鎖藥店現代藥品供應鏈的關鍵環節,需要建立以藥品目錄為中心的大數據分析應用,這是連鎖藥店應對醫保藥品支付標準制定改革的根本和基礎。同時,未來市場化的藥品GPO服務需求將日漸產生并強烈,而當前國內的藥品GPO機構都是基于政府的主導,其市場化的品牌和影響有很大的不足。并且,未來大超市和賣場的藥品零售只是其全面零售服務的重要補充,其藥品的采購供應也將通過外包的GPO采購服務來實現,各個連鎖藥店要抓住此機遇,加快構建藥品GPO的管理體系。 藥品網上和郵購是藥品零售份額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美國網上藥品零售格局來看,大都是藥品GPO機構(也是PBM公司)占據主要的份額。當前,美國藥品零售和PBM公司已經或正在開展與健康保險機構的資本大整合,而我國醫改也明確提出,通過政府購買社會服務的方式,將委托專業保險機構經辦基本醫療保險服務,以實現政事分開、官辦分開的醫改要求。 因此,連鎖藥店開展藥品GPO管理,不僅是自身生存和競爭的需要,也是延伸藥品供應鏈服務,不斷拓展自身業務的需要,更是未來應對藥品連鎖與PBM和健康保險資本大整合的需要。 來源:搜藥 鷹擊長空
浙公網安備 3302120200069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