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進入新時代:黨管醫院+院長負責制!
日期:2018/6/30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公立醫院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意見指出,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院長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具體而言,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容:
第一部分是充分發揮公立醫院黨委的領導作用。
明確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黨委等院級黨組織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實行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
第二部分是切實加強公立醫院領導班子、干部隊伍和人才隊伍建設。
選優配強領導班子。強化領導班子思想政治建設,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正確選人用人導向,把好思想政治關,注重專業能力、專業精神。
第三部分是著力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水平。
把黨支部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加強對黨員的直接教育、管理、監督,做好組織、宣傳、凝聚、服務群眾工作。
第四部分是把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和醫德醫風建設作為公立醫院黨組織重要任務。
建立黨委主導、院長負責、黨務行政工作機構齊抓共管的醫德醫風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醫務人員醫德考評制度,實行醫德“一票否決”制。
第五部分是不斷強化對公立醫院黨建工作的領導和指導。
地方各級黨委要把抓好公立醫院黨建工作作為基層黨建重要任務。健全黨建工作領導體制,落實黨建工作責任制。
十九大報告提出: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醫療衛生改革也不例外。沒有黨對醫改的統一領導,面對利益調整和體制機制矛盾,醫改難題很難破題。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中辦印發的意見旨在從嚴治黨,抓的是公立醫院基層的黨建,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工作水平,黨支部應該建設成為堅強戰斗堡壘,醫院基層也要黨建。
“醫學界”了解到,在公立醫院,醫院的書記主要負責整個醫院的黨組人事建設,制定全院的發展規劃,傳達部署省市衛生醫藥系統各主管部門的會議精神及各種事務,其它醫院的行政管理、治病救人、科研教學、財務后勤等由醫院的院長負責。醫院的紀委書記主要是負責處理本醫院內各種違紀行為,糾正不正之風,負責調查院內各種違紀案件,協助處理醫患糾紛,發布處置公告等。
在行政化嚴重的中國公立醫院,院長也是政府官員,且掌管著營收動輒上億甚至幾十億的公立醫院,實行院長負責制的公立醫院,院長權力缺乏有效監督,并常常面臨巨大的利益誘惑,因此也令院長的職業風險巨大。
而實行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后,所有的決議、決策,在原有基礎上,還要有一套決策機制。這套決策機制指的是醫院黨委與行政領導班子的議事決策制度,醫院的重要行政、業務工作將先由院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再由黨委會議研究決定。避免了權力的過度集中以及監管的缺位。
“公立醫院實行黨委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極具現實意義。”上海市奉賢區衛計委主任余仲威表示,以往的院長負責制,存在很多問題,有些院長雖然在業務上有專長,但政治素質并不是很高。尤其體現在用人方面,往往出現用人失當、一言堂的局面。看似提高了醫院的業務水平,其實是低水平的發展。他認為,把黨的領導融入醫院治理,至少有四個方面的意義:
首先,黨委組織可以實現把方向、管大局、作決策、促改革、保落實的領導作用。凡屬重大問題都要按照集體領導,院長在醫院黨委領導下,全面負責醫院醫療、教學、科研、行政管理工作。
其次,用人導向更加明確了。選材用人不再是僅僅根據領導個人喜好和業務能力,而是要綜合考察醫德、能力、業績等方面的綜合素質。
第三,戰斗堡壘作用將會更好地體現。提升公立醫院基層黨建水平,黨支部將成為堅強的戰斗堡壘。接下來意義的黨建工作將在醫院黨組織內實現全覆蓋。
最后,醫德醫風進一步強調起來。醫院干部的提拔機制上,不僅要考評“醫術”,“醫德”也是一個考察重點。對醫德有問題者“零容忍”,實行醫德“一票否決”制,將醫德表現與醫務人員晉職晉級、崗位聘用、評先評優和定期考核等直接掛鉤。
信息來源:醫學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