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上半年醫療衛生官員落馬大致清單
02
懂得“游戲規則” 敗在利益腳下
盡管醫療領域腐敗的新聞早已不再新鮮,但緣何這些曾用高超醫術救治病患、被光環籠罩的名醫專家,禁不住利益的誘惑?
院長位高權重,可以給一些人帶來很大利益,因此就成為了重點“圍獵”目標。隨著醫療反腐深入推進,院長落馬原因主要有涉嫌貪污、受賄、濫用職權、行賄等,其中涉賄仍是重災區。
“我并不缺錢,卻迷失了正確的方向。”這是海南省三亞市人民醫院原院長姚震在2015年庭審過后的懺悔,他也曾因利用職務便利,在工程項目建設、藥品采購過程中,為他人謀取利益,多次收受他人賄賂,但105萬元贓款卻為他換來了10年有期徒刑。但在2013年底,他還在講述自己“學會如何拒絕,有時候是一門藝術”的管理哲學。
和姚震“同病相憐”,遼寧醫學院原副院長羅俊生的話,似乎印證了院長一權獨大的現實。“在醫院,我定的事沒有人提反對意見。”在因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5年后,羅俊生懺悔時提到。
云南省第一人民醫院原院長王天朝因被通報受賄房子100套、車位100個,故而得來“雙百院長”之稱。其利用職務之便,為昆明仁賢房地產有限公司、昆明鑫海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和個人,在醫院工程建設、藥品和醫療設備采購、人事任免等方面提供幫助,收受上述公司和個人賄賂的財物共計折合人民幣11632.22萬元,可謂是創下了醫療系統官員腐敗的多項“紀錄”。
不難從上述表格與文字中看出,縣級以上醫院受賄案的涉及者則廣泛得多,上至院長、下至科室主任乃至普通醫生、藥劑師等,均有涉案。種種跡象表明,采購藥品器械要收回扣,醫院建樓也要撈一筆,已經成了在醫院內部大行其道的“潛規則”。伴隨著藥品器械采購領域的“游戲規則”,醫院“拔出蘿卜帶出泥”的貪腐也屢見不鮮。
03
全國性醫療反腐風暴 轟然打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