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變局!兩票制加速行業洗牌
日期:2018/8/14
日前,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做好我省醫療機構藥品交易“兩票制”相關工作的通知》,意味著廣東省“兩票制”正式落地。目前,全國大部分省份均已開始實施“兩票制”。經歷“兩票制”這場暴雨洗刷的,除了醫藥制造行業,還有眾多藥品流通企業。
政策高壓下,眾多中小型藥品流通中間商被淘汰出局。同時,經歷短期“陣痛”后,頭部企業憑借規模優勢進一步穩固市場地位,行業集中度得以提升。同時,第三方物流介入、新技術的運用和醫藥電商等新業態的出現正在共同重塑藥品流通行業的生態格局。
九州通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600998.SH,以下簡稱“九州通”)副董事長劉兆年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經歷了近十年的發展整合,集中度已經得到了很大提升,但眼下小、散、亂的現狀仍待改善,其關鍵就在于市場的開放。
行業集中度有待提升
早在“十二五”期間,商務部就首次發布了實施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經歷了5年的發展,2015年,藥品批發百強企業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的比重從2010年的69%提高至86%;藥品零售連鎖經營率從2010年的33%提高至46%;形成三家年銷售額超過1000億元的全國性大型藥品流通企業和25家年銷售額超過100億元的區域性藥品流通企業,行業集中度明顯提升。
盡管如此,劉兆年指出,我國藥品流通行業經過最近十年來的整合,集中度、規模化和現代化經營都有很大的提升,但仍面臨小、散、亂的現狀。
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發布的《中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方向》報告指出,中國的藥品流通行業目前呈現三大特點,企業數量眾多,集中度偏低的格局,行業結構亟待優化;領先企業拓展綜合服務能力,但專業能力有待提升;新興業態與商業模式不斷涌現。
該報告指出,目前美國藥品批發企業約35家左右,前三大藥品流通企業集中度高達96%。相比之下,中國擁有約1.3萬家藥品流通企業,前四大企業市場份額僅占39%左右。
在此情況下,2016年12月28日,商務部發布《全國藥品流通行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指出,要提升行業集中度。鼓勵藥品流通企業通過兼并重組、上市融資、發行債券等多種方式做強、做大,加快實現規模化、集約化和現代化經營。支持中小型藥品流通企業發展采購聯盟和藥店聯盟,采用聯購分銷、統一配送等方式,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組織化程度。鼓勵實行批零一體化、連鎖化經營,發展多業態混合經營。
從具體目標來看,我國計劃到2020年,培育形成一批網絡覆蓋全國、集約化和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大型藥品流通企業。藥品批發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批發市場總額90%以上;藥品零售百強企業年銷售額占藥品零售市場總額40%以上;藥品零售連鎖率達50%以上。
“我國醫藥、醫療行業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但受到嚴格的政府管制、地方保護主義、各地審批政策不統一等影響,行業發展還面臨著一定的制約。”劉兆年認為,國家政策應促進市場化發展,讓企業通過競爭的方式提升行業集中度。讓優質企業留存,不規范的企業淘汰,使良幣驅逐劣幣,逐漸凈化市場。
劉兆年介紹,作為我國第四大藥品流通企業,也是前十大藥品流通企業中唯一一家民營企業,九州通選擇收購標的主要考慮三個因素:標的公司能夠彌補公司目前沒有覆蓋到的區域、具備經營特點、擁有優勢品種。
“兩票制”助攻
在藥品流通行業格局紛亂、流通環節眾多的情況下,“兩票制”的到來,加快了大批藥品流通中間商出局,行業集中度正在加速提升。
2017年1月,國務院醫改辦會同原國家衛計委等8部門聯合出臺《關于在公立醫療機構藥品采購中推行“兩票制”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要求綜合醫改試點省(區、市)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城市的公立醫療機構要率先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鼓勵其他地區執行“兩票制”,2018年在全國全面推開。
6月,廣東省藥品交易中心發布《關于做好我省醫療機構藥品交易“兩票制”相關工作的通知》,廣東省“兩票制”正式落地實施。截至2018年1月,全國31個省份已經陸續出臺了兩票制方案,目前,大部分地區已經正式開始實施。
劉兆年認為,“兩票制”的影響體現在多個方面,總體來看有助于行業集中度的提升。首先,由于大部分地區的二級以上公立醫療機構強制執行“兩票制”,因此這些醫療機構的藥品供應會受到一定影響,但民營醫療機構、基層醫療機構和診所等受到影響相對較小。
同時,由于開票環節壓縮,二級分銷大幅減少,因此供應二級以上醫療機構獨家產品的“總經銷商”業務會受到影響,其無法再向下級經銷商進行分銷。
另外,對于藥品生產企業而言,由于減少了流通環節,銷售推廣工作由企業自行承擔,銷售模式由底價銷售變成高價銷售,銷售額會大幅增加,而銷售費用也會爆發性的增加,而凈利潤則不一定會增加。
此外,在“兩票制”下,存在“過票”等違法行為的企業則會失去生存空間。
以九州通為例,公司業務板塊分為醫療機構分銷業務、零售藥店批發業務、下游醫藥批發商業務、零售業務和非藥品渠道銷售。2017年,九州通幾大業務板塊分別實現高幅業績增長。而其中,占據公司總營收四成的下游醫藥批發商業務相比其他板塊增速放緩,為4.92%。劉兆年總結道,在“兩票制”的影響下,不規范的“過票”企業客戶不復存在、下游經銷商減少,導致這部分業績逐漸轉移到銷售終端,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
新生業態涌現
行業洗牌過程中,各類企業涉足藥品流通行業,許多新生業態得以涌現,具備新科技、信息化運用能力的優秀企業迎來機會。
第三方物流企業迅速瞄準藥品流通行業的市場前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醫藥物流分會發布的《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醫藥物流總額達到3.02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國內醫藥物流總額度將達到3.8萬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4月13日,國家郵政局召開局長辦公會,局長馬軍勝要求,要持續促進行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要引導郵政、快遞企業加快發展冷鏈、醫藥等高附加值業務。
中國郵政是最先涉足藥品物流配送的第三方物流機構之一,其早在2006年就開始試點配送藥品,目前網絡已經覆蓋到許多偏遠農村地區。此后,包括順豐、京東等第三方物流企業紛紛介入這一領域。6月22日,順豐發布“順豐醫藥供應鏈‘方案+’”和“順豐醫院‘方案+’”解決方案,并與多家醫藥制造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
與此同時,藥品流通行業的龍頭企業也憑借其規模、資金、技術優勢,加碼包括倉儲、分銷、物流、零售業務在內的藥品流通全產業鏈的布局。
“醫藥、醫療行業未來發展的機會體現在互聯網等新技術的運用。”劉兆年介紹,當下,許多大型互聯網企業和資本紛紛進入醫藥健康行業,倡導信息技術與藥品研發、醫療診斷與藥品供應鏈管理相結合。以九州通為例,公司在藥品分銷、零售上積極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利用新技術,九州通實現了IT系統、物流系統和財務系統的全國統一與共享,智能化和信息化的企業管理加速了公司的運轉、降低了運營成本。
得益于新技術的快速進步,互聯網醫療和醫藥電商正在試圖重塑藥品流通行業的格局。商務部發布《2017年藥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2017年全國醫藥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736億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比增長22.5%,其中B2C業務同比增長21.4%。部分企業的醫藥電商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同比增長73.2%。
對此,劉兆年認為,醫藥和醫療行業在新技術領域面臨的問題是政策的滯后。互聯網醫療方便了患者的在線問診,卻存在一定的法律風險。此外,目前處方藥電商仍未開放。現在的醫藥電商與快消品電商并沒有明顯的區別。“監管政策趕不上行業實際發展的需要。政策需要探索,要適應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在醫藥醫療行業中的應用。”劉兆年指出。
信息來源:萬英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