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訴你處方外流的五種模式
日期:2018/9/10
得益于“醫藥分開”持續推進,處方外流正處在全面爆發的臨界點。
處方外流實際上是藥品銷售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自然引得各路諸侯下場競逐。圍繞處方外流,藥企、流通企業、零售企業等進行了諸多嘗試,開始跑馬圈地。
政策方面,處方外流與“醫藥分開”對應,近年出臺了多項重磅政策推動醫藥分開,旨在打破公立醫院及醫護人員與藥品、耗材廠商的利益鏈條,達到控制藥價不合理增長的目的。
歷年醫藥分開政策梳理
從地方試點看,西安、成都、重慶均已發布零售藥店試行“電子處方”政策,采取與醫療機構對接的方式,實行計算機聯網并通過信息系統從醫療機構獲取電子處方,并驗證處方真實性,同時保證用藥安全。
處方外流實際上是藥品銷售利益的重新分配過程,自然引得各路諸侯下場競逐。除了上述例子外,其中亦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以及中小型醫藥流通公司。
阿里健康
2016年1月,武漢市中心醫院與阿里健康網絡醫院合作,患者在阿里健康網絡醫院預約問診之后,開具電子處方,并由九州通實現配送。
京東
2016年3月,山東淄博市人民政府、京東集團、新華制藥三方簽署合作協議,京東將為淄博市衛計委建設“淄博市醫療處方流轉信息平臺”。
淄博市公立試點醫院向處方流轉信息平臺提供處方,允許用戶使用電子處方平臺便捷方式在新華大藥店的藥房購藥。
騰訊
騰訊對醫藥零售布局已久。2015年8月,微信公布了“微信智慧藥店”解決方案,針對傳統藥店痛點提出醫藥零售行業的“互聯網+”行動指南。
解決方案包括線上藥師咨詢、會員檔案、用藥提醒、營銷活動,線下導購咨詢、微信支付等。
2017年5月,騰訊、柳州市工人醫院、柳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協議,試水“院外處方流轉”。依托于柳州市工人醫院微信公眾號,患者看完病就可以在公眾號上接收醫生開具的電子處方,直接到指定的零售藥房掃碼購藥。
百洋智能科技
2017年 11月,廣西梧州市衛計委與百洋智能科技旗下易復診啟動了全市處方信息共享體系的搭建,全市20余家二級及二級以上醫院與百余家藥店將共同接入處方信息共享平臺。之后,雙方將繼續合作搭建醫保統籌零售結算平臺和藥品集采平臺。
其他嘗試企業還包括醫方達——處方信息共享平臺,阿康健康——云藥庫等;多家醫藥流通、零售企業也已下場布局院邊店、DTP藥房,以此承接處方外流。
我們總結,承接處方外流大體有5種模式:
從政策演進趨勢看,“醫藥分開”將持續推進,處方外流是大勢所趨。
零售藥店、批零一體化企業長期處于醫藥分銷零售第一線,有豐富的醫藥分銷配送、藥事服務經驗,將首先從處方外流中獲益。其他如DTP藥房、電子處方流轉平臺、網絡配送等,是處方外流的伴生現象,亦有不錯的發展機會。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