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扎堆開設的醫藥咨詢公司會被一鍋端嗎?審計署已定性!
日期:2018/9/16
【云端導讀】
湖北省醫藥咨詢業納稅人數量陡增,部分區縣個人規模納稅人達千余戶,開具增值稅發票金額呈暴發式增長態勢、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風險突出。審計署對此類企業開票行為定性為“過票洗錢”,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鑒于當下明星工作室被稅務總局介入調查,這些偽CSO也可能面臨一鍋端的局面,唯有合規才是真CSO的運營之道。
近日,朋友圈流傳一份由國家稅務總局湖北省稅務局發布的通知,內容是關于開展醫藥咨詢行業專項風險應對工作。
通知顯示,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湖北省醫藥咨詢業納稅人數量陡增,黃岡、成寧孝感,潛江等市的少數縣(市、區)登記注冊為醫藥咨詢業的個人規模納稅人達千余戶,開具增值稅發票金額呈暴發式增長態勢、虛開增值稅發票的風險突出,已經引起審計署等有關部門的關注。審計署對此類企業開票行為定性為“過票洗錢”。
通知指出,兩票制實施后,過票公司銷聲匿跡,但與此同時,為了應付兩票制,大量冠以“咨詢管理服務”、“醫藥科技咨詢”、“信息科技”等頭銜的第三方服務公司出現。
這些第三方服務公司,普遍是由縣市區企業孵化器引入,基本為原醫藥經銷商注冊成立,并且是一對多,即一個經銷商利用親朋好友的身份證件或以支付極少費用利用農民身份證件,辦理多家個人獨資醫藥咨詢公司,繼續為兩票制后醫藥生產企業和藥品經銷商加價提供服務,形成新興的醫藥咨詢公司。
部分地區冠以“總部經濟”名義,存在通過財政返還鼓勵醫藥咨詢行業發展的情況。醫藥咨詢行業不僅涉嫌虛開增值稅發票,同時也伴隨著虛增醫藥生產企業和藥品經銷商企業所得稅成本列支的問題,并有向廣告業滲透的趨勢。
2018年1-5月份,湖北全省共有5397戶醫藥咨詢行業納稅人,涉及開票金額30.9億元,稅額9258.2萬元,其中,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6766份,金額5.3億元,稅額1592.7萬元,開具增值稅普通發票50712份,金額25.6億元,稅額7665.5萬元。
由此可見,審計署已把扎堆在園區開醫藥類咨詢公司的行為定性為“過票洗錢”,這是國家層面的定性,涉及刑法犯罪,后果是相當嚴重的。
而湖北省稅務局根據審計署的定性展開了調查,掌握了一些特征:比如拿各種身份證注冊公司,且多集中注冊在園區,通過財政返還方式鼓勵這些公司注冊。
回想起醫藥云端工作室曾在2016年4月就預判過CSO將大爆發,所謂CSO(Contract Sales Organization,CSO),可直譯為合同銷售組織,亦可稱之為銷售外包,意即產品持有人將產品銷售服務外包給專業的機構來完成。
但一路走來,我們幾乎在相關CSO文章中呼吁要合規,要合規,但令人啼笑皆非的是,很多人理解的合規是為了打造所謂的“證據鏈”。
在當下的醫藥環境中,成立CSO公司,完善或構建專業化營銷服務團隊,的確是代理商轉型的必然,也是未來醫藥營銷的發展趨勢。但是為了「開出發票」而拿到費用的「CSO」顯然是不合規的。
正如湖北省稅務總局所掌握的情況一樣,這些扎堆開在園區的醫藥類咨詢公司如果僅僅是為了開出發票,順便再做一些“證據鏈”的話,其開出的發票與真實業務其實并無關聯,所謂的證據鏈完全只能靠編造。
真正的CSO公司,是要在合規的前提下,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進行各類資源的充分整合,包括進行產品的篩選、產品對應的營銷外包服務的設計與承接、營銷方式的創新。
而合規,則要求每張發票背后一定要有真實的業務發生,就要設計和規劃真實的業務,不是編造、更不是臆斷,而是建立在行業特點和自身情況基礎上的設計。
另外,據《經濟觀察報》報道,今年7月,數位政府部門人介紹,在崔永元披露影視圈“陰陽合同”事件后,高層也很關注,并作出了批示,同時稅務部門也介入調查。明星們扎堆到霍爾果斯、上海松江、江蘇無錫、浙江東陽等著名“避稅區”注冊工作室,這些地方不是免稅就是低稅率對影視業核定征收,且又是當地稅務局按照合法程序批準的。
因此,國家稅務局只能將對明星收入的核定政策給改為查賬征收,要求必須有合法的票據沖賬。
然而,稅務部門依舊查到了某影視公司的一張假“進項發票”,與真實開支不符,從而將該公司所有項目徹查了一番。被查出的假發票,需要按照項目的總金額(特別強調這不是發票金額,而是整個影視項目的總金額)按照35%補繳稅收。該影視公司無法承受,只能宣布倒閉。
這樣的事情不僅僅會發生在影視業,說不定哪一天也會發生在醫藥類咨詢公司身上,屆時成千上萬家偽CSO將有可能被一鍋端,因此,千萬不要心存僥幸,合規才是長久之道。
信息來源:醫藥云端工作室
|